首页    行业资讯    脂质体在医药中的应用

脂质体在医药中的应用

   靶向给药脂质体( Liposomes )是由 磷脂 胆固醇 等为膜材包合而成。磷脂分散在水中时能形成多层微囊,且每层均为 脂质 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这种微囊就是脂 质体 。脂质体可分为单室脂质体、 多室脂质体 ,含有 表面活性剂 的脂质体。按性能脂质体可分为一般质体 ( 包括上述单室脂质体、多室脂质体和多相脂质体等 ) 特殊性能脂质体、热敏脂质体、 PH 敏感脂质体 、 超声波 敏感脂质体、 光敏 脂质体和磁性脂质体等。按 电荷 性,脂质体可分为中性脂质体、负电性脂质体、正电性脂质体。

img1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在 恶性肿瘤 的靶向给药治疗方面极具潜力。为克服脂质体作为载体的靶向分布不理想、稳定性较差的缺点,近年来开发了一些新型脂质体,如温度敏感型、 PL 敏感型、免疫、聚合膜脂质体。前体脂质体概念的提出和研究,提供了克服脂质体不稳定的较好 思路 。

 

目前,制备脂质体的方法较多,常用的有薄 膜法、反相蒸发法、溶剂注入法和复乳法等,这些方法一般称为被动载药法,而 pH 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一般被称为主动载药法。1 被动载药法脂质体常用制备方法主要有薄膜分散法、反相蒸发法、注入法、超声波分散等。陈建明 等 [1] 在制备含药脂质体时,首先将药物溶于水相或有机相中,然后按适宜的方法制备含药脂质体,该法适于脂溶性强的药物,所得脂质体具有较高包封率。

img2

1)       薄膜分散法此法是最原始但又是迄今为止最基本和应用最广泛的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将磷脂和胆固醇等类脂及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然后将此溶液置于一大的圆底烧瓶中,再旋转减压蒸干,磷脂在烧瓶内壁上会形成一层很薄的膜,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缓冲溶液,充分振荡烧瓶使脂质膜水化脱落,即可得到脂质体。

 

2)       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将剩下的溶液再经超声波处理,分离即得脂质体。超声波法可分为两种 “ 水浴超声波法和探针超声波法 ” ,本法是制备小脂质体的常用方法,但是超声波易引起药物的降解问题。

 

3)   冷冻干燥法 

脂质体混悬液在贮存期间易发生聚集、融合及药物渗漏,且磷脂易氧化、水解,难以满足药物制剂稳定性的要求。目前,该法已成为较有前途的改善脂质体制剂长期稳定性的方法之一。

 

4)冻融法  

此法首先制备包封有药物的脂质体,然后冷冻。在快速冷冻过程中,由于冰晶的形成,使形成的脂质体膜破裂,冰晶的片层与破碎的膜同时存在,此状态不稳定,在缓慢融化过程中,暴露出的脂膜互相融合重新形成脂质体。分别用反相蒸发法、乳化法和冻融法制备了甲氧沙林脂质体。

 

5 )复乳法此法第 1 步将磷脂溶于有机溶剂,加入待包封药物的溶液,乳化得到 W/O 初乳,第 2 步将初乳加入到 10 倍体积的水中混合,乳化得到 W/O/W 乳液,然后在一定温度下去除有机溶剂即可得到脂质体。用乳化法制得脂质体的包封率比较高,但是粒径较大。通过研究发现,第 2 步乳化过程和有机溶剂的去除过程的温度对脂质体的粒径有比较大的影响,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减小脂质体的粒径,通过控制温度可以制得粒径为 400 nm 王健松 等 [2] ,包封率达到 90% 的脂质体。

 

6)          注入法将类脂质和脂溶性药物溶于有机溶剂中(油相),然后把油相均速注射到水相(含水溶性药物)中,搅拌挥尽有机溶剂,再乳匀或超声得到脂质体。根据溶剂的不同可分为乙醇注入法和乙醚注入法。

 

7)        反相蒸发法一般的制法是将磷脂等膜材溶于有机溶剂中,短时超声振荡,直至形成稳定的 W/O 乳液,然后减压蒸发除掉有机溶剂,达到胶态后,滴加缓冲液,旋转蒸发使器壁上的凝胶脱落,然后在减压下继续蒸发,制得水性混悬液,除去未包入的药物,即得大单层脂质体脂质体。此法可包裹较大的水容积,一般适用于包封水溶性药物、大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等。

 

8)       超临界法

  传统的脂质体制备方法,必须要使用氯仿,乙醚、甲醇等有机溶剂,这对环境和人体都是有害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惰性且对环境无害的反应介质。主动载药对于两亲性药物,如某些弱酸弱碱,其油水分配系数介质 pH 和离子强度的影响较大,用被动载药法制得的脂质体包封率低。     此法通常用脂质体包封酸性缓冲盐,然后用碱把外水相调成中性,建立脂质体内外的 pH 梯度。药物在外水相的 pH 环境下以亲脂性的中性形式存在,能够透过脂质体双层膜。而在脂质体内水相中药物被质子化转为离子形式,不能再通过脂质体双层回到外水相,因而被包封在脂质体中。主动载药法广义上就是指 pH 梯度法。 Tomoko Nii 等 [3] 人们把其细分为:

( 1 ) pH 梯度法;

( 2 )硫酸铵梯度法;

( 3 )醋酸钙梯度法。

其中硫酸铵梯度法和醋酸钙梯度法只是 pH 梯度法的两种特殊形式。

img3

1)       pH 梯度法pH 梯度法通过调节脂质体内外水相的 pH 值,形成一定的 pH 梯度差,弱酸或弱碱药物则顺着 pH 梯度,以分子形式跨越磷脂膜而使以离子形式被包封在内水相中。

2)         硫酸铵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通过游离氨扩散到脂质体外,间接形成 pH 梯度,使药物积聚到脂质体内。相比较于 pH 梯度法,硫酸铵梯度法不需要改变外水相的 pH 值,控制梯度也易实现,整个过程无需缓冲液或 pH 滴定,内水相只有 pH 梯度法更有利于脂质体的稳定。

3)       醋酸钙梯度法

醋酸钙梯度法通过醋酸钙的跨膜运动产生的醋酸钙浓度梯度(内部的浓度高于外部),使得大量质子从脂质体内部转运到外部产生 pH 梯度。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评价脂质体质量的指标有外观、粒径分布和包封率等,其中包封率是衡量脂质体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郑庆忠 等 [4] 制备方法的不同,脂质体的粒径、结构以及包封率都不尽相同。被动载药法适于脂溶性的药物,包封率高且不易泄露。而主动载药法适于两亲性药物,其包封率一般> 80% ,开启了制备高包封率水溶性药物脂质体的新思路。当前脂质体与泡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 : 模拟膜的研究 ; 药品的可控释放和在休内的靶向给药 ; 在体外培养中将基因和其他物质向细胞内的传递。此外 , 在利用太阳能使水分子解离 , 具有高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胶态催化剂的制备 , 以及乳液聚合和本体聚合机理的研究等方面也获得了令人感兴趣的进展。近来 , 一些专门从事脂质体开发的公司相继成立 , 用脂质体包结的抗癌药、新疫苗、各种药品、化妆品、防晒农药也开始上市。脂质体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当药物被包封后,可降低药物毒性,减少药物用量,进行靶向给药,提高药物疗效。 

img4

 

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降低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用卵磷脂和胆固醇作为脂质体的载体材料。若将水不溶性的口服药物制成静脉注射液,就须将药物的粒径降低到亚微米或纳米状态( 1 μ m 以下)。在制剂中常用的微粒制备方法有薄膜蒸发 - 冷冻干燥法、乳化热固化法、溶煤蒸发法等。抗肿瘤药物的载体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具有能增加与癌细胞的亲和力、克服耐药性、增加癌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减少用药剂量、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特点。激素类药物的载体抗炎甾醇类激素包入脂质体后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浓集于炎症部位便于被吞噬细胞吞噬,避免游离药物与血浆蛋白作用,一旦到达炎症部位就可以内吞、融合后释药,在较低剂量下便能发挥疗效,从而减少甾醇类激素因剂量过高引起的并发症和副作用。将胰岛素以脂质体为载体,以求提高生物利用度和病人的顺应性。但仍存在包封率低和药物在胃肠道失活问题。脂质体内包含有胰岛素,包裹率为 20.3 %。胰岛素脂质体可抵抗胰蛋白酶对胰岛素的降解。

 

3) 酶的载体

脂质体的天然靶向性使包封酶的脂质体主要被肝摄取。脂质体是治疗酶原贮积病药物最好的载体,有人应用包封淀粉 - 葡萄糖酶的多室脂质体治疗 II 型糖原贮积。

 

4) 解毒剂的载体  

 EDTA 或 EDPA 可以溶解金属,治疗金属贮积病。但由于这些螯合物不能通过细胞膜而影响了它们的体内效果 杨志军 等 [5] ,如果将螯合物制成脂质体剂型,脂质体作为将整合物转运到贮积金属的细胞中的载体。

 

5) 抗寄生虫药物的载体

脂质体作为网状内皮系统的药物载体是脂质体最成功的应用之一。利用脂质体的天然靶向性,可以用其治疗网状内皮系统疾病。

 

6) 抗菌药物的载体

利用脂质体与生物细胞膜原剂量的 1 / 10 即可具有透过角膜作用 MariaB 等 [6] 。

 

7) 透皮给药的载体

脂质体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特性作为经皮给药载体己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img5

脂质体中脂质的组成对药物的渗透有一定的影响。 CroweJH 等 [7] 由极性接近皮肤的神经酰胺、胆固醇、脂肪酸和胆固醇硫酸酯等组成的所谓角质脂质体 刘陶世 等 [8] ,可使药物有较大的皮肤透过性和稳定性,这是由于与角质层有相同的脂质,易互相融合所致。脂质体脂质的流动性也影响药物透皮渗透性。固态脂质体与皮肤的结合少于液态脂质体,液态脂质体增加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而固态脂质体降低角质层脂质的流动性,液态脂质体促进透皮的效果优于固态脂质体 鲁小青 等 [9] 。5 前体脂质体( proliposome )

 

 又称重建脂质体系脂质体的前体形式, 张学农 等 [10] 通常为具有良好流动性能的粉末,应用前与水水合即可分散或溶解成脂质体。它具有脂质体制剂的一系列作用特点,又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和高温灭菌等问题,为脂质体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img6

1) 前体脂质体的类型

固体形式、液体形式,这两种形式的前体脂质体 冯祚臻 等 [11] ,均成功解决了脂质体以混悬液形式贮存的一系列稳定性问题,如药物渗漏、粒子聚集、磷脂氧化降解等,有利于脂质体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和商品化。

 

2) 前体脂质体的组成

在前体脂质体处方中加入不同的附加剂,可以显著影响所生成脂质体的性质和功能。

 

3 ) 包封的药物

  前体脂质体广泛 PhillipsNC 等 [12] 用于包封各种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

  

4) 前体脂质体的制备

   前体脂质体多采用先制备脂质体,再进行特殊处理,目前较成熟的方法有冻融法、重建法、喷雾法、喷雾干燥法、旋转蒸发法,所制得均为干燥粉末 Moser C 等 [13] 。

 

5) 前体脂质体的体内性质的研究

以各种方法制得的前体脂质体,要对其再分散性质进行深入研究。如粒径及粒度分布、包封率、考察不同制备方法中具体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包封率孙万峰 等 [14] ,增强疗效。其它性质如体外释药、吸收分布、代谢、前体脂质体与脂质体类似。

 

6)       前体脂质体在药剂学中应用常明向 等 [15] 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备工艺逐步完善,加之前体脂质体具备脂质体的一系列特点,使前体脂质体包封药物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IMG_256

1 抗肿瘤药物载体

前体脂质体作为抗癌药物载体具有能增加与癌细胞的亲和力曹宁宁 [16] ,克服耐药性,增加药物被癌细胞的摄取量,降低用药剂量,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的特点。携载化疗药物是目前前体脂质体的主要应用方式。

 

2 抗网状内皮系统疾病药物载体

由于脂质体的天然靶向性,使网状内皮系统的器官和细胞成为靶区吕延成 等 [17] ,携载药物的前体脂质体进入体内后,可定向将治疗药物有效地运送到网状内皮系统患病细胞中,释放药物。

 

3 抗菌、抗病毒药物载体

利用脂质体与生物细胞膜亲和力强的特性,将抗生素包裹前体脂质体内可提高抗菌、抗病毒效果,同时能明显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

IMG_256

4 其它

前体脂质体还用于包封激素类、酶、解毒剂、免疫激活剂、抗结核药等郭宁茹 等 [18] ,尤其还用于一些由于不稳定不能用脂质体包封的药物。总之,脂质体是靶向给药系统的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剂型。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具备许多优点和特点。但也还存在一些缺陷和生产、应用局限性。随着脂质体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还会有更新型脂质体出现来克服这些不足,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建明 , 张仰眉 , 高申 , 等 . 维生素 A 前体脂质体的研制及其特性考察[ J ]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3,24(2):207.

[2] 王健松 , 朱家壁 . 阿奇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包封率测定[ J ]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4,35(6):499.

[3] Tomoko Nii,Akira Takamura,Kiminori Mohri,et al.Fcators affect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se of liposomes prepared with hydrogenated purifide egg yolk lecithins by the microencapsulation vesicles method [ J ] .colloida and Surfaces B:Biointerfaces,2002:323.

[4] 郑庆忠 , 刘利军 .pH 梯度法制备氧化苦参碱脂质体[ J ]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6,37:679.

[5] 杨志军,日野知证,川岛嘉明.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3 , 24 ( 3 ): 161

[6] MariaB , RichardME . Effectofsugaralcoholsanddisaccha-ridesininducingthehexagonalphaseandalteringmembraneproperties : implicationsfordiabetesmellitus . BiochimBio-physActa , 1988 , 943 : 485

[7] CroweJH , CroweLM . ChapmanD . InfraredSpectroscopicStudiesonInteractionsofWaterandCarbohydrateswithaBio-logicalMembrane . ArchBiochemBiophys , 1984 , 232 : 400

[8] 刘陶世 , 蔡宝昌 , 黄耀洲 , 等 . 山梨醇载体沉积法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番木鳖碱固体脂质体的研究[ J ] . 中成药 ,2005,27(5):509-511.

[9] 鲁小青 , 陈百先 , 杨慧萍 , 等 . 蓖麻毒蛋白糖脂脂质体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理化特性[ J ] .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1998,19(9):24-26.

[10] 张学农 , 孙殿甲 , 李观海 , 等 . 去氢骆驼蓬碱脂质体的制备[ J ] . 中国 医药 工业 杂志 ,1994, 25(10):441 - 444.

[11] 冯祚臻 , 官东秀 , 张晓婷 . 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的质量标准[ J ]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5,22(3):203-206.

[12] PhillipsNC , MorasML , BernardJM . ActivationofAlveolarMacrophageTumoricidalAcivityandEradicationofExperi-mentalMetastasesbyFreeze-DriedLiposomesContainingaNewLipophilicMuramylPipetideDerivative . CancerRe-search , 1985 , 45 : 128

[13] Moser C, Metcalfe IC, Viret JF. Virosomal adjuvanted antigen delivery systems [J]. Expert Rev Vaccines, 2003, 2(2):  189-196.

 [14] 孙万峰 , 孙荣玲 , 姜维苓 , 林治辉 , 王春娟 ; 复方冬虫夏草多糖脂质体口服液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观察 [J]; 中国药师 ;2003 , 7 ( 2 ), 14-17

[15] 常明向 , 陈科力 ; 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肿瘤活性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5 , 22 ( 8 ) .229-242

[16] 曹宁宁,羡菲 .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J],2003,19(1),30-35

[17] 吕延成,赵金明 . 消炎痛脂质体对兔角膜穿孔伤的疗效观察 ,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97,23 ( 2 ), 139-140

[18] 郭宁茹,吴绍熙 . 二性霉素 B 脂质体的研究与应用 , 中国新药杂志, 1996,5 ( 4 ) 261-264